正文

月季花是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之一,一年長占四時春

月季花是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之一,一年長占四時春(圖1)

相傳神農年代就已把野月季花移進家中培養(yǎng)了。

漢代宮殿花園中大量栽種,唐代更為一般。早在一千年多年前,月季就成了中國名花。它有“全國風流”的美稱,其色、態(tài)、香俱佳,花期長達半年有余, 能從5月一貫開到11月,故有“月月紅”、“月月開”、“長春花”、“四季薔薇”等稱號。

月季以奇容異色、冷傲爭春著稱于世。18世紀末,中國月季經印度傳入歐洲,在國外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譽。

月季為有刺灌木,具有鉤刺或無刺,但也有幾乎無刺的。小枝綠色,葉為墨綠色,大都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把戲甚多,色澤各異,徑4-5厘米,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花期4--10月。有花中皇后的美稱?,F(xiàn)為南陽市的市花。

畫法進程:

線是中國畫的生命,在勾線時,要刻意追求線條的表現(xiàn)力,學會運用線條的真假、抑揚、起色、節(jié)奏、濃淡等改動,來表現(xiàn)物象的質量感、生動感、方法感及生命力。

因而線不能簡略的理解為:

只是標明歸納邊界的效果。線條多應以中鋒勾畫,用筆要流轉天然線條濃淡要根據(jù)物象色彩的深淺而定。

勾白描稿:

淡色花用淡墨勾線,線要圓潤、流轉、一般都用中鋒,行筆要有高低,用淡墨把花朵嬌嫩欲滴的質感充分地表達出來。葉子用濃墨勾線,線條要粗,用線多曲折,以表現(xiàn)它的皺褶和起色、葉尖回鋒。反葉用淡墨稍細。老干用線較粗,宜聳立蒼勁,并多抑揚,用墨稍帶枯燥,以表達曲折鞏固的質感。嫩枝和新葉,用線可稍細,要顯示出嬌嫩、肥碩的感觸。

葉子是來烘托花的,所以染葉之前必須得先考慮花的色彩深淡色彩寒暖以后,再作恰如其分的配色。把戲明,則葉色要暗,才有層次、有明快的感觸。把戲暗,則葉要明。

方法:

經過主脈把葉一分為二,用淡墨或花青先暈染后邊的半邊葉子,留水線再暈染前邊葉。染出葉的前后層次,然后平涂草綠(花青加藤黃),反葉草綠染得淡些,再用薄四綠平涂?;ㄇo、畫芽、染嫩綠或粉綠,著重嫩。然后用曙紅或胭脂從葉尖提染,粉綠便是在嫩綠色上提染四綠。

老干,用墨皴染,罩赭石。

黃色月季的畫法:

我是選用的沒骨畫法,它省略了適意的骨——線的勾勒。粉本在絹與蟬衣宣上,用色直接上色,以色彩在紙絹上積留的痕跡為“線”。但沒骨也有幾種表現(xiàn)方法,一種方法與重彩相同,多遍渲染呈現(xiàn)厚實的色彩效果,還有一種方法便是選用接染與混染的方法,這種方法花朵嬌嫩潤澤。黃色花一般畫法是:調藤黃水平涂花朵,干后,藤黃調朱磦由深到淡分染花瓣,干后白粉提染瓣尖就可以了。我的畫法稍微有些不相同,我是按拍下來的月季花相片的光感來畫的。咱們可以按平常黃色花的設色來畫。

蝴蝶的畫法:

中墨勾出蝴蝶構造,赭石,藤黃,按色彩的分布,染超卓斑。

蘇東坡就有一首贊賞它四季開花的詩:“花落花開不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Zui貴唯春晚,芍藥歲繁只初夏。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聲明:月季網致力月季產業(yè),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月季網

月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