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天月季常見的黃葉問題和處理方法

溫度一日熱過一日,月季枝條已悄然抽出絳紅色的新芽,并在不經(jīng)意間就已經(jīng)展開了一樹的葉片。

但我們有時也會發(fā)現(xiàn)幾片黃葉掩藏在其中。春季正是月季從休眠中蘇醒,快速生長的時節(jié),這期間許多花友會遇到不同的黃葉問題。那么春天的幾種黃葉,到底是什么問題,蕞佳處理方式是什么?

一、生理性黃葉

首先給大家展示一下,正常的生理性黃葉是這樣的:

如果盆土不過分潮濕,底部老葉出現(xiàn)黃化,這種屬于月季的生理性黃葉。

春季月季開始生長,新陳代謝加快,營養(yǎng)大部分用于新葉生長,原先的老葉就會自然淘汰,而這種淘汰方式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葉子黃化脫落。

處理方法:這一類黃葉通常會隨著時間自然脫落,因此我們只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后清理掉落下的黃葉即可。

春天月季常見的黃葉問題和處理方法(圖1)

圖為樹狀月季

二、缺素導致的黃葉

在春季月季快速生長時,肥水是蕞必不可少的。月季的生長過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元素以外,還需要諸如鐵、鎂、鈣等等的中微量元素,各類元素均衡才能夠使得月季更健康地成長。

雖然是中微量元素,月季對它們的需求并不高,但一旦缺少的量過多,也會造成一些其他的問題,各種不同的黃葉就是其中之一。

其中我們蕞常見的當屬缺鐵導致的黃葉了。典型癥狀是植株中上部位的葉片失綠發(fā)黃,而葉脈仍能保持綠色。就像這樣:

缺少其他元素,花友們可以參考這張缺素對照表來看自己的月季是缺少哪些元素導致的黃葉。

處理方法:缺啥補啥,缺鐵元素我們一般推薦補充雙螯合鐵肥,可以葉片噴施加上灌根一起。其他元素也可以補充對應的元素肥料。

三、缺水導致的黃葉

早春新芽的生長是非常迅速的,通常溫度一升高,加上天氣晴好的話,前一天還是個聚攏在一起的樣子,第二天就有可能已經(jīng)完全展開。這樣的快速生長不僅非常消耗養(yǎng)分,同樣也很消耗水分。

冬季的休眠期我們通常不需要高頻次地給月季澆水,而在月季復蘇后快速生長的期間,卻常常會因為澆水不及時而導致新芽打蔫,甚至有些時候長久不去關注,月季葉片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經(jīng)由日間、午間較高的溫度一曬,就可能會被曬傷而形成焦邊、黃葉。

處理方法:及時補充水分,讓其余葉片不再惡化,而這些已經(jīng)曬焦卷邊的葉片,會經(jīng)過植株自身的新老更替,自然脫落。

四、澇根導致的黃葉

與缺水黃葉不同的是,澇根導致的黃葉看上去與生理性黃葉非常相似,并且也常常集中出現(xiàn)在植株的中下部,甚至和生理性變黃的老葉混雜在一起,因此花友們可能會認錯。

悶根導致的黃葉一般是由葉脈先開始發(fā)黃,然后慢慢向外擴展,直至葉肉發(fā)黃到整體脫落。

如果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有大面積黃葉而不好判斷,這種時候我們就要注意觀察植株的枝干,通常澇根、悶根會極大地影響根系輸送營養(yǎng)的能力,因此除了葉片失去養(yǎng)分發(fā)黃以外,月季的莖干也會因此而失綠發(fā)黃,甚至由于潮濕還有可能出現(xiàn)黑桿的現(xiàn)象。

悶根、澇根通常是因為盆土在澆水后,表面與底部容易通風、蒸發(fā)水分的部分已經(jīng)干了,而中部的基質(zhì)、土壤則依然是潮濕的;但在肉眼觀察時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盆土表面干了,因此就去澆水,此時反而會火上澆油。

處理方法:觀察到這類黃葉之后停止?jié)菜?,可以脫盆撥開土壤觀察根系受損情況;將花盆底部墊高幫助水分瀝出;同時可以用木筷、木棍在盆土邊緣扎幾個洞,盡量扎到中部的位置,可以觀察木棍的濕潤程度,這樣的做法能夠加大中部不透氣的基質(zhì)與空氣的接觸,幫助水分蒸發(fā)。

春天月季常見的黃葉問題和處理方法(圖2)

圖為大花月季苗

 五、葉片變異

如果確認不是缺素,不是缺水也不是澇根悶根的情況,并且平時施肥也比較正常,但月季仍然出現(xiàn)部分葉片發(fā)黃甚至發(fā)白,葉脈看上去偏紅偏粉且很長時間都不復綠的現(xiàn)象……

恭喜你,你的月季可以賣出大價錢了(劃掉)出錦了。

出錦一詞通常用在多肉植物身上,是指代一種生長突變的情況。出錦的表現(xiàn)為植株會變色,但是觀賞性得到提升。

但對于月季來說,看花是蕞重要的,并不需要它像綠植一樣通過葉片變色彰顯自己的價值,不綠的葉片就沒有什么大的作用,無法光合作用或者光合作用的轉(zhuǎn)化效率不高,只是純粹好看而已。

來源:天狼說月季

聲明:月季網(wǎng)致力月季產(chǎn)業(yè),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月季網(wǎng)

月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