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春季,月季便像是嗅到了生機的氣息,樹體汁液流動逐漸加快,芽眼開始萌動,為后期的開枝散葉做著沖刺,此時人們在欣賞著春季盎然、鮮花爛漫的同時,蚜蟲也在悄然來臨,它們悄無聲息的爬到月季嫩梢頂端,盡情的享受著美味佳肴,而作為園林養(yǎng)護人員,每年開春防治病蟲害的第壹個來犯之敵便是蚜蟲,其繁殖速度快,爆發(fā)時間長,群居危害嚴重,是園林五小害蟲之一。
在這里有人會問為什么月季頂梢或嫩葉常會聚集很多蚜蟲,而其他部位則很少或者沒有呢,這是因為在月季的頂梢或者一些幼嫩部位,常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糖分,而這些恰恰是蚜蟲比較喜歡的食物,非常適合蚜蟲生存和繁殖,蚜蟲通過刺吸月季的汁液來獲取營養(yǎng),而它們的排泄物中含有糖分,這種物質(zhì)又會吸引更多的蚜蟲前來聚集,從而形成更高的蟲口密度。此外蚜蟲的繁殖速度非??欤痰臅r間內(nèi)就能繁殖出大量后代,這也加劇了嫩梢部位的蚜蟲數(shù)量。
因此我們在春季施肥時也要注意,一定要科學合理的控制氮肥用量,適當增加磷鉀肥、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等,培育壯株,提高植株抗病蟲害能力,避免使用氮肥過多導致月季枝葉過度濃綠或貪青旺長,造成月季體內(nèi)碳水化合物過多,為蚜蟲爆發(fā)流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引起蚜蟲在短時間內(nèi)大范圍繁殖。
在防治時我們也要根據(jù)蚜蟲發(fā)生的情況進行合理用藥,一方面是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交替使用,如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烯啶蟲酰胺、吡蚜酮、阿維高氯等,再者就是對樹體高大的月季,無法噴施防治時可采取根部灌根或干部輸液的方式進行防治,以此來達到防治的目的,如吡蟲殺蟲單、噻蟲嗪、噻蟲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