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為半常綠灌木,冬季落葉,要進行修剪,便于春天更好的開花。月季被譽為花中皇后,栽培史已有千年,一年內可多次開花,應用非常廣泛,可種于花壇花境草坪等處,也可布置成月季園,用于花架花墻花籬花門等,既可盆栽觀賞,又可作切花材料。
修剪的作用:
1、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營養(yǎng)消耗;2、保持株型優(yōu)美,提高觀賞效果;3、控制頂端優(yōu)勢,促進側芽生長;4、調整開花時間,促使花期整齊;5、減少病蟲發(fā)生,增強植株抗性;6、增加分枝花量,充分利用養(yǎng)分;7、調控營養(yǎng)分配,促使根多枝壯。
修剪的時間:
1、春季修剪:南北方氣候不同春季修剪一般在2-3月份進行,過早萌發(fā)的新芽受低溫影響易凍傷,修剪時主要修剪掉冬季的干枯枝及過多分枝;定芽時將距離根部4cm以下的細小枝條及干枯病蟲枝條全部剪除,留3-5個主枝,主枝修剪時一般進行輕短剪和中短剪,促使芽眼萌發(fā);如果芽眼太密,需要及時進行抹除,通常一個枝條上留下2-3個健壯飽滿的芽點即可,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減少營養(yǎng)消耗。
2、夏季修剪:夏季應及時剪除殘花,位置在花下第3片復葉以上的枝條,促使側芽萌發(fā)及花開;若進行疏枝時,遵循先高后低、先弱后強、先里后外的原則,促弱抑強,以達到均衡生長、開花的目的;修剪時一定要剪除重疊枝、交叉枝、過密枝、病蟲枝、徒長枝等,使其通風透光和株形勻稱,剪后應合理控花,一個枝頭控制在3-5朵,若留花過多,養(yǎng)分供應不足,不僅延遲開花而且難以使花朵碩大飽滿,修剪時剪口要剪在芽上方0.5 cm的地方,過高會使萌發(fā)新梢推遲。
3、秋季修剪:想要促使月季在國慶期間開花,修剪則需要在立秋后的1-2周內進行,此時應進行輕剪,只在在殘花下第2片葉處下剪即可,每個枝條留2-3個芽;當然為確保樹式平衡,不考慮花期也可在上批開花的枝條或前批開花的枝條上下剪,修剪時同樣也要將重疊、交叉、過密、病蟲和徒長枝等全部剪除;修剪可以做整體回剪,也可進行分層修剪,剪后芽點都是飽滿健壯且向外生長,如果內部空洞也可預留一些向內生長的芽點,后續(xù)進行填充。
4、冬季修剪:通常在落葉后萌芽前的休眠期進行,冬剪都采用重剪的方式,剪去大部分枝條,讓養(yǎng)分集中供應,由于南北方氣候不同,因此修剪的時間也有差異,北方通常在入冬后的11-12月份進行,也可在土壤解凍前月季尚未萌芽的2月上中旬進行,而南方一般在大寒到立春前的1月中下旬修剪。
①叢生月季:修剪時對老化嚴重且難以抽生枝條的老枝從基部剪除,一是可將基部15-20cm的枝條全部剪除,二是將所有枝條末端未木質化的部分全部剪掉,修剪時也要將根蘗全部抹除,對粗枝的剪口涂抹愈合劑,防止剪口凍傷。
②藤本月季:修剪前一定要**行牽引綁縛,對網(wǎng)格、柵欄類種植的藤本月季要盡可能將枝條拉平,并小心系牢,牽引后上下相鄰的枝條相距30cm左右為宜,隨后再對綁縛的枝條進行修剪處理,修剪時無需修剪主枝,只需將花后的側枝剪短,預留2-3個芽點,同時剪去細弱、干枯、病蟲枝即可。
③棒棒糖月季:修剪時一定要適度,及時剪除多余基芽和砧木萌蘗芽,可保留接穗40-60cm,其余全部剪除,也可分層逐級向上修剪,注意每個枝條預留3-4個骨干枝,促進側枝萌發(fā)擴大冠幅,同樣預留的芽眼飽滿向外。
④大花月季:修剪時主枝宜保留4-6個健壯枝條,適時留新枝更替老枝,在上年新生枝條保留10-20cm,其余全部剪除,修剪時剪口傾斜45°,剪口朝內,芽眼朝外。
修剪的方法
輕度修剪:只需剪去細弱枝條,保留較為粗壯的枝條,修剪長度一般為枝條的1/3;適用于藤本月季和叢生月季等。
中度修剪:只保留植株高度的一半,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主要促進開花、控制花期為目的,修剪時應結合品種特性、景觀要求、環(huán)境條件和修剪日期而定;適用于豐花月季和微型月季。
重度修剪:只保留幾個強壯枝條,保留基部15-20cm,其余全部剪除,主要用作更新復壯,遵循強枝弱剪,弱枝強剪的原則;適用于大花型月季。
修剪的注意事項
①修剪前幾天應停水停肥,讓土壤保持干燥,使植株體內含水量降低,可有效避免出現(xiàn)傷流。②修剪時應避開陰雨天氣,選擇在晴天的中午進行,有利于剪口愈合。③修剪工具必須保證鋒利清潔,確保剪口平整,避免病菌感染。④剪口位置一般在芽點上方1cm處,太近不僅會損傷花芽,并且芽點萌發(fā)后容易折斷;太遠不僅容易消耗養(yǎng)分,并且容易從上往下黑桿、爛莖。
⑤修剪時還應注意月季的品種及生長情況,避免過度修剪。
⑥生長期修剪時避免剪傷花蕾影響開花。
⑦修剪后的枝葉及時進行清理,對發(fā)生病蟲害的枝葉,剪后及時噴施藥劑防治。⑧剪后應加強水肥供應,確保營養(yǎng)充足,以磷鉀肥為主。⑨修剪殘花時要趁早,不要等完全凋零時修剪,后期易影響下茬花的數(shù)量和質量。
來源:植保新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