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不僅是自然界的奇跡也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的見證那么你知道究竟什么是古樹名木嗎?
1、什么是古樹,什么是名木?
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一般將樹齡500年以上的樹木定為一級古樹,300年—499年的為二級古樹,100年—299年的為三級古樹。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科學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名木不受樹齡限制,實行一級保護。
圖為南陽臥龍崗800年的銀杏樹
名木的范疇包括:
1.領袖人物、國內外著名人物、歷史文化名人所植的樹木;
2.分布在名勝古跡、歷史園林、宗教場所、名人故居等,與著名歷史文化名人或者重大歷史事件有關的樹木;
3.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或者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內涵的標志性樹木;
4.樹木分類中作為模式標本來源的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樹木;
5.其他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和科學價值或者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2、為什么要保護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記錄中華文明悠長歷史的“活化石”。
3、我國古樹名木現(xiàn)狀
據國家林草局第二次(2015—2021年)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普查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包括散生122.13萬株和群狀386.06萬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萬株,分布在鄉(xiāng)村的有483.53萬株。散生古樹名木中,古樹121.4865萬株、名木5235株、古樹且名木1186株,數量較多的樹種有樟樹、柏樹、銀杏、松樹、國槐等;群狀古樹分布在18585處古樹群中。古樹名木資源Zui豐富的省份是云南,超過100萬株,陜西、河南、河北超過50萬株,浙江、山東、湖南、內蒙古、江西、貴州、廣西、山西、福建超過10萬株。全國散生古樹的樹齡主要集中在100—299年間,共有98.75萬株;樹齡在300—499年的有16.03萬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有6.82萬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0745株,5000年以上的古樹有5株。
來源:國土綠化